top of page

Sequoia &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

  • 楊勝驛 Sheng-I Yang
  • Jun 28, 2020
  • 9 min read

最近發佈了一支介紹近年來收藏的樹木果實與種子的影片,因緣際會下,又回來看了看之前寫的遊記們。這才赫然發現,距離上篇文章的發表,已經過了兩年。回首這二年還真的做了不少事情,2018年下半年,我開始擔任系上必修課的授課老師。在準備畢業論文、備課和找工作三面夾擊之下,沒有辦法再繼續撰寫旅遊筆記。2019年年初,終於有機會踏上美國西岸的土地,造訪了朝思暮想的大山、大河與大樹,感動之情,無法言喻。最近疫情肆虐,成天在家,無法遠遊,我想這估計就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能讓我重拾以前的那份熱情,繼續將我與自然的對話和大家分享。所以,我打算近期內開始著手整理一系列在西岸造訪的幾座國家公園,今天的第一站就來介紹大樹爺爺們——「世界爺與國王峽谷國家公園 (Sequoia &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

2019年五月底,我們從舊金山出發,沿著一號公路一路向南,一號公路的山海享譽盛名,到此一遊果真名不虛傳,當時剛好碰上了Memorial day的小長假,狹窄的公路上車水馬龍,路旁的觀景台一位難求,甚至很多人都將車停上了馬路,不時還能看到交通警察在路旁指揮管制。儘管遊客並肩接踵,能在這裡看到太平洋廣大和蔚藍的海水,已經不虛此行。將來有機會再來寫寫一號公路的沿途風景,希望有機會還能再次造訪此地。

在一號公路待了二日後,那天下午開到了Cambria,欣賞完數百隻在海灘上曬日光浴、蛻皮和打架的象海豹 (Elephant seal),我們便離開海岸公路,開始往東駛向加州中部內陸,當晚住在Hanford小鎮。因為隔天就要去拜訪我期盼已久的世界爺爺們了。

在正式進入國家公園前,讓我先簡單地介紹一下Sequoia &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的成立和它的地理位置,這座國家公園嚴格來說是二座國家公園的合稱,Sequoia National Park位於南側,而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位於北麓(見下面地圖,地圖擷取自Sequoia &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官方網站),該座國家公園位於內華達山脈(Sierra Nevada)中,內華達山脈在加州東側,稜線海拔從1800多到4000多公尺。攔截了大量的降水,夏季融冰成為加州淡水重要的供給來源,尤其是農業用水。

1890年九月末,Sequoia National Park正式成立,繼黃石之後,美國第二座成立的國家公園,是首座以保護特定生物物種所設立的國家公園,該物種就是本篇遊記的封面主角——世界爺(Giant Sequoia, Sequoiadendron giganteum)或稱巨杉。現在美國國家公園署的徽章中的大樹,便是世界爺的意象圖(見下圖,圖片取自National Park Service)。一直到1940年,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才位於北側成立,保護冰河峽谷地貌,並將二座國家公園合併成Sequoia & Kings Canyon National Parks,共同管轄。

再次回到我們的旅程,到了Hanford小鎮時,已近傍晚,天陰欲雨。事實上,在準備前往國家公園前幾日,儘管已經是五月下旬,內華達山脈仍然出現間歇性的大雪,山區天氣十分不穩定。國家公園網站一直貼出旅遊警示,區域道路管制,因為山路蜿蜒陡升,車胎若沒加裝雪鏈,容易打滑,無法通行。當時我們開的車是在舊金山租的,既不是四輪傳動,也不敢在未經允許下,自己裝加上雪鏈。所以在這幾個不確定因素的夾雜下,我們只好忍痛把幾個月前搶到的山頂小木屋取消(見下圖後側),本來想說能在大山和巨木群下過一夜,將會是何等地幸福。然而很不巧,遇到這種情形。我們都已經做好了此行沒有機會能上山的心理建設,遺憾之情,溢於言表。

隔日上午,我決定直接打電話詢問遊客中心道路狀況,沒想到得到的回覆是:

「通行了!!!」

知道消息後,我們便火速整裝,從旅館出發,駛向Foothills Visitor Center。從Hanford到Foothills Visitor Center,約莫還要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從加州198號公路一路向東。加州中部真的相當乾燥,大片平原,沿途還有許多柑橘果園,黃黃的水果,褐色的土地,地景甚是特別。可惜當時一心只奔著大樹們而去,並沒有駐足拍照。

最初,我們打算從Foothills Visitor Center旁的Ash Mountain Entrance進入,在Wuksachi Lodge住一夜(就是前面提過的小木屋> <),然後隔天再一路下山,從Big Stump Entrance離開公園。但既然已經取消小木屋的預訂了,我們只好改變行程。所以我們就改成第一天從Ash Mountain Entrance進入,延Generals Highway,欣賞Giant Forest Museum附近的巨樹群(下圖大紅框處,圖片取自National Park Service),再由Big Stump Entrance離開公園,第一晚下榻Fresno城的旅店。然後隔天再從Big Stump Entrance進入公園 ,遊覽公園的北麓,再回到Fresno城住一晚,接著往優勝美地(Yosemite)進發。

Foothills Visitor Center處於低海拔山區,峽谷中的遊客中心,我們到的時候遊人並不多,僅見到一些人在詢問園區的道路與露營資訊。上午十點左右,藍天白雲,陽光還時不常從山間透射出來。趁著短暫的好天氣,我們未作逗留,便前往了Ash Mountain Entrance入園檢查哨,準備入園。在Ash Mountain Entrance,我買到了人生第一張國家公園年卡,以前只買過單一國家公園的年票,或是去的國家公園不收門票,拿到這張年卡的時候還蠻興奮的,後來這張年卡真的幫我們省了許多門票的開銷。

我們進入國家公園後,Generals Highway的前段還算平坦,基本就是沿著河谷緩慢向上,時不常地還能眺望遠處山頂白雪靄靄。隨著公路漸漸地進入山區,山路開始有了明顯地陡升,Z字形道路的出現意味著我們開始「真正地」爬山了!沿路上還有一些騎重機的遊客,真覺得他們蠻勇敢、厲害的。提醒一下,整座公園沒有加油站,所以在入園前要確保油料充足。

隨著一路往上爬升,很明顯地感覺到溫度與濕度的變化,感覺離雲越來越近,時不常地還有霧氣飄進車裡。或許是因為連天下雪所致,Generals Highway上游車並不多,和前幾天在一號公路上人擠人的場景迥然不同,還讓我有好幾度錯覺自己好像開在阿里山或是太平山的公路上,霧林帶虛無飄渺,如夢似幻。

具體經過了多久和多少個彎我已不記得了,我知道的是在某個上坡轉彎處—

他們,終於出現了!!!

期盼已久又幾經波折的拜訪,二千公尺山上的古老巨樹部落,沒有準確的言語能描寫,我在看到巨樹們當下的心裡感受,或許就像五月天在《倉頡》裡面所說的「一顆葡萄有多甜美,用盡了所有 的圖騰和語言 描寫。想一個人有多想念,那又是文字失效瞬間」。我以近乎反射的方式,跑上前緊緊地抱著大樹。剎那自己的內心是澎湃的、是肅穆的、是激動的、是景仰的、是讚美這個世界廣大與自己渺小的喟嘆。這種感覺像是幾年前在咸陽古城,親手摸到剛剛出土的秦漢時期古物一般。但這一次不同的是,眼前的他們都是活生生的個體,是一群生活在這片土地已經幾千年的大樹,他們和我們一樣都需要呼吸,都會成長。這些巨樹們和我們之間沒有語言和文字,但他們用生命在敘述著幾個世紀以來的地球故事。

恐怕在這樣寫下去,這篇遊記就無法結尾了,所以我們還是繼續說說後來的行程吧!

我們回到車上,繼續朝向巨樹部落的核心前進,Giant Forest Museum有一座中型的停車場,到達時已近晌午,我們吃了簡單的糧食後,便下車開始走步道,我們當時選擇了一條泥土步道,沒有什麼遊客,山上的氣溫大約十度左右,陰涼處仍可見白雪覆蓋,仔細聽還能聽到雪融化的聲音。走在巨樹群中,微風徐來,雲霧穿梭其間,遊人的聲音越來越小,剩下的就是我們和樹們而已了。

我想會選擇來這裡的遊客,應該大多數是為了單純看巨樹們而來,基本沒有看到各國的觀光客,因為Sequoia National Park的名氣遠遠不及鄰近的優勝美地,而且優勝美地離舊金山比較近,交通往返方便不少。19世紀中葉,內華達山區木工廠林立,伐木活動盛行,雖然世界爺的木材不適合作為建築用材,而且倒下的樹往往因為強力撞擊而四分五裂,但當時仍然有大量的世界爺遭受砍伐,加上整個棲地的破壞,世界爺族群岌岌可危。John Muir在他走訪內華達山脈多年後,1876年八月,他發表了一篇關於世界爺族群分佈的文章,並警示如果不開始保護世界爺族群,他們很有可能會滅絕。John Muir被譽為國家公園之父,畢生致力於環境和生態保護工作,之後介紹優勝美地的時候再好好談談他的貢獻。由於保護的意識抬頭,這座國家公園才在1890年正式成立,更多關於這座國家公園的歷史可以參考《Challenge of the Big Trees》 (https://www.nps.gov/parkhistory/online_books/dilsaver-tweed/index.htm)。

在Giant Forest Museum看完巨樹部落後,我們接著去看現今已知最大的樹——General Sherman Tree。從Giant Forest Museum過去,開車大約十來分鐘,這之間還有遊園巴士,如果不想開車,也能選擇乘坐巴士前往。

這裡有很多樹都被叫做某某將軍,就像棲蘭神木被取了一堆歷史人名一樣。因為個人不喜歡把樹取名成某個歷史名人的這種「傳統」,以下我就用「大大樹爺爺」來指General Sherman Tree。當我們到大大樹爺爺的時候,停車場的車變多了,可能是天氣漸漸變好了,人潮開始出現了。大大樹爺爺真的好壯觀,身旁圍了許多朝聖的遊客,大家都想跟他拍照,大概可以說他就是巨樹部落的網紅吧!從下圖這張照片就能看出大大樹爺爺不知道是這個小娃的幾倍。或許是因為人太多了,我們並沒有駐足太久,就繼續往山下開了。

Generals Highway連接二座國家公園,當時就是為了運送木材而建,沿途時陰時晴,十里不同天,途中設有好幾個觀景台,能眺望遠方的雪山,下圖中遠處的就是Kings Canyon了。 儘管這些樹木沒有世界爺爺們那麼高,但和許多美東的樹相比他們的其實也已經是巨人了。

終於到了公園的另外一頭,位於Grant Grove Village的Kings Canyon Visitor Center,這一側下山的路較為平緩,不像來時很多陡升彎。順帶一提,在此地很多地名都能見到Grove,其實這個詞意指樹木族群,我個人更喜歡說巨樹部落。我們到這裡已經下午四點左右,在Gift shop買了幾張明信片寄回家,以紀念這趟旅程。帶著滿滿的感動和飢腸轆轆下了山,期待著明天的探訪。

隔天上午,我們回到了Grant Grove Village,首站來到了遊客中心附近的另外一個巨樹部落—Grant Tree Grove。早晨陽光和煦,山上氣溫相較昨日上升了不少度。Grant Tree Grove的停車場巨樹群包圍,步道的入口處就矗立著幾棵巨樹。今天的遊客明顯比昨日還多,可能是這一側易達性比較高的緣故。Grant Tree Grove的步道設置相對完善,路旁的解說牌也詳細地介紹世界爺的生態與面臨的挑戰,步道順著巨樹群而建,能很近距離地觀察大樹,許多地方設有圍欄,不讓民眾直接接觸大樹。

放一張不同角度的巨樹特寫。

我們在這裡待了大半天,仔細觀察每一棵樹,看他們如何經歷林火的浩劫與重生,世界爺部落的延續與森林火災息息相關,它的毬果需要乾燥才能開啟。由於本身「鶴立雞群」,他們往往引來雷擊而起火,儘管引火會導致樹木的死亡,但他們也這樣才能讓底下生長的幼株們有機會能夠接受到足夠的陽光,有機會成為大樹們。世界爺和松樹一樣都是非常喜歡陽光的樹木。適度的林火能保持整個族群的延續。

誠然,隨著近年來環境和氣候的改變,我們並不知道在將來這些小樹們,能不能有朝一日變成巨樹,祈禱他們能繼續挺過下幾個千年。

告別了巨樹部落,我們繼續向國家公園的北面走,上午詢問了遊客中心後,方才知道由於連日降雪,通往Kings Canyon後半段的山路尚未開放。原本的計畫只好改變,我們重新搜尋地圖上的景點,發現不遠處有一個湖,名叫Hume's Lake。準確地來說,Hume's Lake不屬於國家公園管轄,而是在Sequoia National Forest的範圍中,但是它地處於180公路旁,在遊客中心和Kings Canyon的中途。相對於公園的其他地方,往這裡來的車輛明顯減少了許多。

寧靜的湖泊、高聳的針葉樹林、綿延的山巒與藍天白雲,一幅像是在小說裡才會出現的虛擬世界,竟然就出現在眼前。用Hume's Lake做為這次造訪的終點,應該沒有比這個更適合了。我們走在湖畔的溫帶森林裡,享受這彷彿凍結時間的遺獨世界。

回程途中,我們再次去了Grant Tree Grove,和巨樹爺爺們告別。

直到現在,我坐在電腦前寫這篇遊記時,又過了一年。似乎巨樹爺爺們當時在我的心底偷偷地埋了一顆種子,熾熱的感動使得這顆種子已經慢慢地發芽,驅使著我將當時拜訪他們的故事寫下來,分享給更多喜歡樹的朋友們。

樹爺爺們果然是高手呀!

Comments


Subscribe for Updates

Congrats! You're subscribed.

  • Instagram
  • Black Facebook Icon
  • YouTube

© All the photos on this website are owned  by Sheng-I Yang. Please don't use them without permission.

bottom of page